蔡志剛 衡南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
綜治民調成績反映一個地方的治安形勢和社情民意,關聯到社會治理效果和營商環境,各級領導都看得重、抓得實。但從表面上看,綜治民調調查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圍繞公眾對政法各單位履職情況的綜合評價,是大家對社會安全穩定與否的直觀感受,體現的好像僅僅是大家對政法綜臺工作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在抓綜治民調時,難免會出現綜治民調是政法工作任務、只靠政法系統抓、只需抓好政法工作的片面認識,形成政法系統單打獨斗、孤軍奮戰的局面。
事實上,綜治民調調查的是民心民意,群眾在回答問題時既有對政法工作的基本認識,也會基于對政府、部門、干部一直以來的認知評價和情感聯系。因此,在抓民調時應當注重系統性和全局性,既要堅持政法系統主業主抓,通過公正執法加強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矛盾糾紛調處,不斷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也要堅持系統推進,集聚全縣合力,統籌全縣資源,密切聯系群眾,緊盯群眾關心關切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做到以民為本、發展為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群眾認可、理解和支持民調工作,民調成績也將會帶來正向反饋。
近年來,在衡陽市委政法委的堅強領導和精心指導下,衡南縣堅持高位推動、全局統籌、綜合施策,全面聚焦綜治民調工作年度目標任務,積極構建抓綜治民調的大格局,以敢抓的狠勁、真抓的實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努力推動衡南綜治民調工作再創佳績,社會治安形勢持續穩定,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提升。
一、堅持“高開高走”,黨委統籌加強領導。堅持從全局出發,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抓好統籌部署。一是高位推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綜治民調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多次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開展專題研究。堅持從全局高度擘畫藍圖,謀定全年攻堅戰略,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對綜治民調工作予以優先保障。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主動立下勢必達成的軍令狀,堅持靠前指揮、一線作戰,定期組織本單位本系統召開專題會議,緊盯目標任務,強化工作部署,傳導工作壓力。二是整體聯動。牢固樹立綜治民調工作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理念,全面系統考量影響民調成績的各方面因素,科學制定符合衡南縣當下實際情況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機制,引導全縣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錨定同一目標,邁出同一步調,構建出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的民調工作體系。三是層層發動。按照“黨政領導、政法為主、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要求,構建出層級明晰、責任明確、上下貫通、層層推進的民調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構架,將以往集中在下半年開展的各項民調舉措分解到全年各階段開展,定期下發月計劃和周提示,常態開展宣傳宣講、入戶走訪、治安巡邏活動,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二、堅持常抓常新,全局賦能系統施策。立足縣域特點,積極探索具有時代和地方特色的社會治理新路徑,在群眾關心關切的基層治理、教育、醫療等領域抓好品質優化和服務升級。一是用好屋場懇談會這把基層治理金鑰匙。積極推行屋場懇談會制度,通過屋場懇談會打通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有效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推動治理重心下沉、引導群眾參建參治。今年以來,衡南縣充分開展以平安建設綜治民調為主題的屋場懇談會,動員組織全縣政法系統及鄉鎮(街道)黨員干部,趕赴各村(社區)開展綜治民調宣傳宣講,做到全縣445個村(社區)全覆蓋。二是深化“三三五”教育改革。針對教育發展難題,率先推行校聯體改革“三三五”工程(即搭建“三個平臺”、堅持“三個優先”、實現“五個統一”),有效破除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發展;舉全縣之力推進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開展“關愛在校留守兒童‘三愛三護’行動(留愛在校、送愛到家、喚愛回家;家園護蕾、志愿護學、法紀護航”),推動校內看護與校外關愛無縫對接,讓留守兒童感受家的溫暖;扎實推進家校共育“12345模式”,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格局,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發展,衡南教育改革經驗受到媒體廣泛宣傳報道。三是推進醫共體建設。組建以縣人民醫院為總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分院的醫療共同體,實行“總院——分院——村衛生室(醫療服務點)”同質化管理,研發推行“一中心、六平臺”大數據中心(即醫共體大數據中心,互聯網+業務協同、綜合監管、后勤管理、智慧醫院、公共衛生、健康扶貧平臺),讓“數據跑路”代替“百姓尋醫”,特別是衡南縣科大訊飛“智醫助理”項目作為湖南首個全縣域智慧醫療試點落地衡南縣,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四是做優公共服務。按照“村村都有、村村達標、村村過硬”的規劃布局,實現了全縣所有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全覆蓋,也實現了所有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點全覆蓋。在全市率先搭建“‘清’易通·’‘碼’上辦”服務平臺,設置“局長碼上辦”“書記鎮長碼上辦”“縣紀委書記碼上查”“碼上找縣長”“碼上找縣委書記”等五類二維碼,供群眾掃碼辦事,真正實現“堵點難點‘清’易、大事小事‘碼’上辦”。“只要來衡南,一切都不難”成為衡南政務服務的金字招牌。
三、堅持同心同向,壓實責任一體推進。全縣上下同心同向、齊心協力,在社會管理、公眾服務、社會防控、打擊犯罪等方面一體推進,切實提高履職效能,讓工作契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堅持目標導向,提前制定好任務藍圖和工作路徑。在組織開展民調工作時,從動員部署、宣傳發動到走訪幫扶各個階段,都緊扣時間節點和階段性工作重點,將任務逐一分解細化,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單位,實行掛圖作戰,確保全面推進。二是把握重點關鍵。衡南縣堅持全面從嚴治警,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政治督察和紀律作風巡查,努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法鐵軍;堅持全面深化治理,縱深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統籌抓好禁毒、反電詐、防性侵工作,加強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重點時段值班執勤、巡邏巡防力度,切實提高見警率,提升破案率,壓減發案率,降低上訪率;堅持全面公正司法,加強執法監督力度,把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作為司法辦案的價值取向和重要目標,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裁判案件、打擊犯罪化解糾紛,做到不枉不縱、不偏不倚,切實以公正裁判詮釋公平正義、樹立價值導向、倡導行為規范,進一步提高政法工作在群眾心中的認可度和滿意度。三是注重宣傳引導。持續推進“三聯三促”大走訪專項行動,圍繞“四知四會”工作標準,充分利用村村響、抖音、微信公眾號、屋場懇談會等方式,既宣傳好縣委、政府惠民利民政策、舉措和效果,也從身邊小事、好事、實事入手講好身邊的故事,通過點點滴滴的能量積累,聚集提升民調的正能量,提高綜治民調知曉率、參與度,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四是強化督導督查。建立健全責任倒查機制,加強綜治民調工作跟蹤督查,定期開展電話抽查、入戶走訪等行動,深入了解居民對平安創建和綜治民調的知曉率,對不擔當、不盡責、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啟動責任倒查程序,嚴肅追究責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四、堅持用心用情,不忘初心慎終如始。平安不平安,群眾說了算,群眾的意愿是平安建設的風向標,群眾的評價是平安建設的試金石。一是辦好民生實事。嚴格按照“急需、成熟、優選”原則,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以廣大群眾的“衣食住行、安居樂業”為重點,全面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2024年度篩選的民生實事人大票決項目中,泉花公路泉長段下穿通道工程,縣城中心綠化軸F段便民工程建設(衡南縣城中心綠軸將進行改造)等5個項目有序推進,特別是縣城中心綠化軸便民工程建設已大部分提質改造完成,群眾休閑娛樂場所不足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升。二是重視群眾訴求。認真對待群眾通過來訪、來信、網投等多種渠道提出的訴求,整合信訪、網信、檢舉和警務等各種信息,堅持“有理推定、有錯推定、有解推定、有法推定”工作法,建立健全四級書記抓信訪和鄉鎮(街道)書記日調度、政法委書記周調度、縣委副書記半月會商、縣委主要領導每月講評等“四會”分析研判機制,采取領導包案、聯合接訪、重點約訪、專題研訪、帶案下訪等措施,推行首辦“1230”責任制,及時妥善處理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把信訪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三是化解矛盾糾紛。健全完善源頭預防、矛盾排查、多元化解格局,建立縣、鄉、村三級矛盾糾紛調解機制,運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打造“李容調解室”基層矛調品牌,大力推進云集派出所創成“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期待,讓黨群、干群、警群關系更加緊密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責編:雷昕
來源:湖南法治報